2020-06-28
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个题目都会忍不住捂嘴在那里笑,怎么会有这么幼稚的问题?的确,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其中的答案 —— 为了活着。那么紧跟着一个问题又来了,这个吃饭与呼吸是你自己想要做的吗?还是被逼得来做的呢?
常说人一旦没有了氧就活不了,窒息而亡,那么到底是什么原来会这样的呢?下面我们就来好好看一张图,大概就明白一些道理了:
我们都知道,组成人体最小的单位是——细胞。细胞里又有细胞核、细胞膜、细胞质,其中细胞质包括很多的细胞器(线粒体、高尔基体、中心体等等组成),其中要数线粒体的作用最为关键。为什么要这么说呢?我们从上图不难看出,我们吃进来的食物(营养素)都要在有氧(呼吸得来的)的条件下,在与负氢离子的电子配合下,进行能量转化。即由原来的营养素转化为能量(ATP),提供给细胞正常的需要。
我们如果不吃饭的话,这些营养素就进入不到我们身体内,自然也无法到达细胞里,也就无法产生能量,没有能量细胞就无法正常运作。在这其中,氧气其实也很重要,如果没有氧的话,这个能量转化过程也进行不了。如果氧不够的话,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?我们再来看一张图:
从上面图中我们不难看出,当营养素进入身体细胞后,在氧不足(无氧代谢)的情况下,就会产生大量乳酸及少量能量(ATP)。当身体细胞周边都被乳酸所浸泡住,再加上只有少量的ATP细胞自然无法正常的活跃,如同我们经常有这种感觉,人感觉特别的累,全身酸软乏力。其实就是体内乳酸堆积过多造成的。要想改变这种状态,自然要改变代谢所需的条件:即将无氧改变有氧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都有些生活经验,当你去到一个含氧及负离子浓度极高的环境中,人就会感觉到特别轻松与舒服。就是因为减少体内的乳酸存在。
下一篇:负氢离子是生命体中的“能量载体”